抗震设防重几许

发布日期:2023-12-23 来源:小九直播全站下载

  当现有的科学技术水平还不能对地震作出可靠的预测,当预警系统还无法为我们争取足够长的逃生时间,建筑的抗震性是离生命最近或许也是最重要的安全屏障。

  汶川地震中,因建筑倒塌造成的大量人员受伤或死亡触目惊心。之后,提高建筑抗震等级的讨论一直不绝。在防震措施相对完备的日本,尚且有许多建筑无法达到抗震设防等级,其中经济是一个重要原因。而中国的国土面积是日本的25倍,地质情况复杂,各地经济水平参差有别。将建筑的抗震级别最大可能地提高是否有必要?在建筑抗震级别提高过程中,设计和施工支持是否能到位?建筑抗震等级提高的费用是否负担得起?

  时隔一年,汶川之痛逐渐沉淀后,我们或许能更理智地审视建筑的抗震等级问题。

  作为四川省震后重建的专家组成员,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的副总工程师吴体在记者请教重建的抗震设防等级时,首先提到的不是建筑规划设计或建筑材料,也不是施工上的任意的毛病,而是2008年6月11日开始实施的最新修订版《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地震动参数是一组反映地震强弱程度的指标,包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地震反应谱和维持的时间等。按照这些参数将国土划分为不同抗震设置防护要求的区域,就基本确定了不一样的地区建筑的抗震等级标准。这是中国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的强制性要求,大部分民用和工业建筑都是按照区划图上的地震动参数做抗震设计。

  去年“5·12”地震后,中国地震局组织专家对受地震波及的四川、陕西、甘肃三省部分地区的地震动参数进行了紧急修订,从整理数据、召开咨询会议、提交修改单到开始实施,只用了不到30天。区划图的修订不是将所有地区的抗震设防等级普遍提高,而是根据龙门山断裂带的地震风险对各个地区进行不同程度的调整——最重要的包含将汶川、茂县、北川、都江堰的抗震设防烈度从7度提高到8度;而成都主城区仍然维持7度的抗震设防,但同时提高相应的动参数值。

  一旦地震动参数确定,建筑的抗震度也随之确定。针对《科学新闻》就汶川地震震中地区许多房屋因抗震等级不足而倒塌导致人员伤亡的疑问,参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国家标准起草的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的戴国莹研究员也很无奈:“(汶川地震)之前区划图定的(参数)标准比较低,这不是我们的建筑技术能管的。”

  而《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编制委员会成员、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所副所长高孟潭研究员则告诉《科学新闻》,地震动参数是根据当地的地震及地质资料编制的,有一套复杂但客观的计算体系。都江堰从7度升到8度,有其必要;而成都维持原有抗震级别稍作调整,也有充分的理由。

  • 官方公众号

    官方客服

    版权所有© 小九直播全站下载官网

    联系电话:0791-88638039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区迎宾北大道361号 

    备案号:赣ICP备18014990号-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