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科技工作人员日致敬科技路上的中建领军人

发布日期:2024-03-17 来源:小九直播全站下载

  今天,蓝宝带您走近中建集团科技工作人员中的“首席专家们”,让我们共同汲取榜样力量~

  1966年清华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生毕业,现任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建筑师,中国工程建设设计大师,曾任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十六大代表、第七届、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和全国人大代表、亚太经合组织(APEC)建筑师、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清华大学双聘教授,曾荣获建设部劳动模范、陕西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张锦秋师从梁思成、莫宗江教授,从始至终坚持文化自信、自尊、自强,服务社会。长期不懈地进行建筑创作探索,提出了“天人合一”的环境观、“和而不同”的建筑观、“和谐建筑”的创作观。为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特别为古都西安的保护与发展,奉献了许多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建筑规划设计和城市设计,为现代建筑的地域化与地域建筑的现代化、为弘扬民族文化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张锦秋先后荣获国家级金、银、铜奖9项,入选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6项,获首届梁思成建筑奖,2010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最高成就奖, 2010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2015年国际编号为210232小行星命名为“张锦秋星”。

  张锦秋主持设计了西安大雁塔景区的三唐工程、陕西历史博物馆、钟鼓楼广场、陕西省图书馆和美术馆群、黄帝陵祭祀大殿工程、大唐芙蓉园、延安革命纪念馆、天人长安塔、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等。

  197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现任中建集团首席专家、中建技术中心顾问总工、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上海市科学技术创新领军人物,曾获“十一五”全国建筑业优秀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人员等荣誉称号。

  肖绪文长期在设计施工一线工作,在超大平面混凝土结构施工、预应力钢结构施工和绿色施工、绿色建造领域造诣深厚,是我国绿色施工、绿色建造方面的领军人物。肖绪文院士累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4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5项。

  肖绪文先后主持了近百个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建设项目设计和施工,包括施组设计、实施工程的方案编制、审批及科技攻关,其中有河南电视塔、广州机场航站楼、郑州会展中心、昆明国际机场等。主编或副主编完成了《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等6部国家和行业标准;主编出版了《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体育场施工新技术》《污水处理系统成套施工新技术》等9部著作。其中,《建筑施工手册》曾被誉为“推动着我们国家科技进步的十部著作”之一。

  196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现任中建东北院顾问总建筑师、辽宁省工程设计大师、辽宁省优秀专家。

  刘克良大师继承了北方建筑传统,创作出大量既有北方特色又有鲜明个性的新式建筑。多年以来扎根辽河之滨的平川沃野,苦心耕耘北方建筑特色,视野和足迹涉及国内外,建筑创作融入南北大地。自上世纪60年代初至今其建筑职业生涯已近六十年,现仍以80岁高龄站在建筑创作的第一线,乐此不倦。建筑作品获省部级以上奖项10余项,其中北京二中工程获2009年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大奖。2005年获第三届“梁思成建筑奖”提名奖。

  刘克良先后主持并完成了沈阳东湖度假村、满洲里国门、北京二中改扩建工程等多项具有代表性的规划与建筑设计。结合建筑创作实践,2003年出版的个人专著《地段·地域·文脉——我的创作方法与实践》被选为辽宁省注册建筑师培训教材,并有多篇论文相继发表在全国性学术会议与《建筑学报》。

  1982年毕业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现任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冯远从事结构设计40余年,始终坚持建筑结构设计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创作出诸多大型精品工程,在建筑结构抗震、大跨空间结构设计与研究等领域取得突出成就,为国家建设和行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工程设计方面,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70余项,其中全国优秀工程设计金奖1项、铜奖1项,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一等奖4项,中国建筑学会及行业优秀建筑结构设计一等奖9项;科研方面,获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进步奖1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省部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

  冯远主持、审定、参与完成工程设计100余项,代表作品有常州体育会展中心,重庆袁家岗游泳、跳水馆,郑州奥体中心,重庆江北国际机场T3航站楼等;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近20项,主编专著3部,发表论文60余篇,获专利40项,参编国家、行业标准、图集20余部。

  1988年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设计及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现任中建西北院总建筑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当代百名建筑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赵元超师承张锦秋院士,从事建筑创作和设计实践三十余年。他创作了一大批既有时代精神又有中国传统文化自信的建筑作品,不断探索着结合西部环境的建筑之路。作为项目负责人及主创建筑师,获国家优秀设计银奖、铜奖,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金奖,威海国际设计大奖赛金奖,省部级以上优秀工程一等奖30余项。

  赵元超主持设计的西安浐灞生态区商务中心、杨凌国际会议展览中心获国家优秀设计银奖。延安大剧院、西安南门广场获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金奖、陕西省图书馆获国家优秀设计铜奖。延安大剧院和西安行政中心获中国建筑学会(2009-2019)建筑创作大奖。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办公新区、西安人民大厦餐饮会议中心改扩建、中国延安干部学院获中国建筑学会建国60年建筑创作大奖。

  1992年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后出站,现任中国建筑首席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李云贵长期坚持信息技术在建筑业应用研究和产业化推广工作,在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建筑结构CAD软件开发和BIM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领域具有深厚的造诣,致力于高层建筑结构分析与设计计算、信息技术应用、工程结构设计理论研究及应用软件开发工作,是我国建筑结构CAD领域的主要开拓者、最早将BIM技术引进到我国的专家、推动中建BIM技术高水平应用的主要领导者、智慧建造技术研究与应用的积极推动者、中建万吨级多功能实验系统建设的技术负责人。累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7项。

  李云贵先后主持或承担了13项国家重点项目或课题,参与编制2项国家标准,发表学术著作12部、论文174余篇,主要代表项目有国家标准《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GB/T 51235-2017)、“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绿色施工与智慧建造关键技术》项目等。

  1985年毕业于东北大学,现任中建东北院专业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工学博士,国家注册电气工程师、中国建筑首席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辽宁省工程设计大师,曾获辽宁省劳动模范、省优秀专家等荣誉称号。

  郭晓岩长期从事建筑电气及智能化设计与研究,解决了几十项重点工程中的大量关键技术问题,并将设计与科研深度融合,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在该领域具有深厚的造诣,行业影响力突出。累计获国家级奖项2项,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电气及智能化专业)一等奖7项,其他省部级勘察设计及科技类奖励29项。

  郭晓岩先后主持或承担了百余项国内外大型重点工程,主持或完成国家及集团科研课题16项,主编参编国家标准5部、行业及省级标准17部,主编参编学术专著19部,发表论文33篇,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软件著作权2项。主要代表项目有吉林北山四季越野滑雪场、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吉视传媒信息枢纽中心、沈阳万豪国际酒店、沈阳国际会展中心、东北国际医院、上海天文大厦、莫桑比克办公楼等;主持或承担了机场建筑、超高层建筑、中国建筑智慧管廊、智慧城市等重点研究课题。

  1984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现任中建西南院总建筑师、前方工作室负责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东南大学客座教授、当代百名建筑师。

  钱方关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尊重地缘传统、地域人文及现代性要求,潜心创作、研究与创新,将传统智慧与现代技术、建筑技艺与审美追求相结合,逐渐形成了适合国情和地缘传统的设计方法,在文化博览建筑、会展建筑、绿色建筑、城市设计、机场航站楼设计领域建树颇丰。他追求清简行远理念,兼具文化自信和创新精神,是视野开阔并极具人文关怀的行业专家。累计获得国家级金奖1项、铜奖1项、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综合奖一等奖8项、建设部颁发的绿色创新一等奖1项和多项优秀绿色建筑设计奖项、activehouse的总冠军奖、获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主编参编国家标准7部、行业及地方标准规范12部,参编高海拔设计导则等国家标准。

  从事建筑设计近40年来,钱方代表作品有重庆袁家岗体育中心游泳跳水馆、成都天府国际金融中心220米双子塔、神仙树社区服务中心、卧龙自然保护区都江堰大熊猫救护与疾病防控中心、天府软件园菁蓉汇、玉树文成公主纪念馆等项目。

  1982年毕业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现任中建三局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建集团科技奖总经理特别奖等荣誉。

  张琨长期坚持在施工一线开展技术创新与工程实践,具有突出的技术创新研发能力,从事技术工作40年,一直致力于超高层建筑施工和大型复杂钢结构施工技术的创新,在超高层建筑重大施工装备研制创新、超高层建筑高效建造关键技术创新、大悬挑与大跨度复杂钢结构施工技术创新等领域取得了突出业绩和丰硕成果。累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1项、省部级发明金奖2项。

  张琨先后主持了央视新台址大楼、北京中国尊等多项重点工程的技术攻关工作,承担了“千米级摩天大楼结构施工关键技术研究”等国家与中建集团重点课题研究,参与编制2项国家标准、主编《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纪实》等4部行业书籍。

  1987年毕业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现重庆大学)建筑系获学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重庆大学建筑设计及理论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职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首席大师、中建五局总建筑师兼设计研究总院院长。先后被授予“全国勘察设计行业建国七十周年杰出人物”、“全国建设系统劳动模范”、“当代中国百名建筑师”、“住建部城市设计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建筑学会突出贡献奖”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十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

  在三十多年的持续建筑设计实践中,致力于以建筑空间情境构建为核心的模糊建筑学理论与实践探索。主持建筑工程设计400多项,完成了大量的重要公共建筑设计,设计作品涵盖了文化、博览、教育、体育、交通、旅游、办公、商业等公共建筑类型。先后荣获亚洲建协建筑奖1项、国家设计银奖5项、铜奖2项,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一等奖6项、二等奖10项,湖南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一等奖26项。出版专著3部、在各重要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

  杨瑛主持设计了长沙市滨江文化园(三馆一厅)、芷江文化艺术中心、安徽萧县六馆一中心、黄永玉艺术馆、郴州市文化艺术中心(四馆一厅)、郴州市国际会展中心、韶山同志纪念馆、生命签证主题馆、中国抗战胜利受降馆改扩建、芷江飞虎队纪念馆、水口山工人运动纪念馆、陈树湘烈士纪念馆、中南大学新校区、新乡烹饪学院新校区、湖南省建筑设计院江雅园办公楼、三亚市体育中心、湘潭市体育中心、郴州市体育中心、长沙黄花机场、苏仙岭景观瞭望台、长沙建鸿达超高层酒店、长沙IFS等多项有代表性的设计项目。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 官方公众号

    官方客服

    版权所有© 小九直播全站下载官网

    联系电话:0791-88638039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区迎宾北大道361号 

    备案号:赣ICP备18014990号-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