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AS】“一带一路”背景下绿色建筑国际合作现状与对策研究

发布日期:2024-04-12 来源:企业文化

  巴基斯坦夏季气候炎热,建筑空调系统能源需求极高,而该国大部分电力来自不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由此造成的环境问题及能源浪费问题日渐严重。为解决能源危机与环境挑战问题,该国建筑实践逐渐向绿色建筑的方向发展。2013年,为推广绿色建筑理念、提高建筑环境质量,巴基斯坦绿色建筑委员会成立。2016年,巴基斯坦首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ustainability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velopment(SEED)发布。SEED一级评价指标包括综合项目管理、可持续交通和选址、场地开发的可持续性、水资源利用和管理、节能和监控、自然资源和材料、室内环境质量、创新8个方面。截至目前,已有5个项目完成SEED认证,部分项目正在认证中。此外,巴基斯坦还有多座建筑获得美国LEED认证。尽管绿色建筑具有非常明显的社会和环境效益,但巴基斯坦仍存在缺乏对绿色建筑重要性及优势的认识、缺乏政府激发鼓励措施、缺少绿色建筑法规条例、相关规定执行不力、缺乏技术培养和训练或教育等现状问题。

  南非绿色建筑委员会(GBC SA)于2007年成立,负责组织绿色建筑评价,建立南非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推动该国绿色建筑发展。南非绿色建筑评价工具——Green Star SA在澳大利亚绿色建筑委员会的许可下为南非专门定制,一级指标包括管理、室内环境质量、能源、交通、水、材料、土地利用与生态、排放、创新9个方面,可对不一样建筑规划设计和运行进行系统评估。2009年以来,已认证了740多座绿色建筑。其中,GBC SA与许多非洲新兴绿色建筑委员会合作,允许调整Green Star SA,以便在特定国家进行认证。目前,GBC SA开展了针对、毛里求斯、尼日利亚、肯尼亚、卢旺达、加纳、乌干达、坦桑尼亚、津巴布韦的绿色建筑评价认证。

  阿联酋属热带沙漠气候,天气炎热潮湿,闷热的气候使该地区环境变成全球范围内恶劣的生存环境之一。此外,阿联酋人口增长迅速导致各种资源需求急剧增加。在环境、资源的双重压力下,阿联酋开始寻求建筑可持续发展策略。在此背景下,该国于2006年成立阿联酋绿色建筑委员会,推进本国绿色建筑发展。自成立以来,阿联酋在对可持续建筑环境的态度和需求方面发生极大变化,一系列绿色建筑政策和法规得以实施,绿色建筑评级系统被广泛采用。阿联酋于2006年开展第一个LEED认证项目,此后,采用国外绿色建筑标准进行建筑认证较为普遍。2010年,阿布扎比首次推出当地绿色建筑评级体系——Estidama Pearl Rating System(EPRS),该评级系统为阿布扎比炎热气候和干旱环境量身定制,包括综合开发过程、自然系统、宜居建筑、节约水资源、提高能源效率、材料管理、创新实践7个方面。截至目前,已有592栋建筑和10719栋别墅获得认证。虽然绿色建筑在阿联酋得到快速发展,但仍存在缺少绿色建筑专业机构、人员及本土材料的现状问题。

  由于气候恶劣、节能意识淡薄、能源管理不善、市政基础设施老化严重等原因,俄罗斯能源消耗严重。俄罗斯政府早已意识到节能对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为解决建筑能耗问题,于2009年成立绿色建筑委员会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同年,俄罗斯第一个绿色建筑材料和技术制造商专业协会成立。2018年这2个组织合并成为俄罗斯绿色建筑委员会,其使命是提升建筑价值,寻求可持续发展模式,提供舒适健康的建筑环境。Green Zoom是俄罗斯最新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于2015年推出,包括团队组建、场址和交通、场地环境、节水、节能减排、节材和废弃物、室内环境、创新、地域九大一级指标,可用于2层及以上的民用建筑评价。GreenZoom在俄罗斯应用较广,自发布以来累计完成87个认证项目,涉及203座建筑,面积超过360万m 2 。

  我国绿色建筑在GB/T 50378-2019《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指导下实现了规模化快速、高质量发展。随着绿色建筑评价认证、项目实践的不断成熟,中国标准的国际影响力稳步提升,绿色建筑“走出去”已成为大势所趋。

  我国绿色建筑的海外评价始于2018年日本北九州市立大学环境工学部主楼项目和阿尔及利亚安纳巴121套高端房地产项目,2个项目均依据《标准》进行评价,分别获得绿色建筑三星级和二星级标识,是我国绿色建筑“走出去”的里程碑式成果。

  为回应国际同行关注和促进交流,2019版《标准》于2020年5月发布英文版,英文版《标准》对开展绿色建筑国际业务、提升“中国标准”国际影响力和贡献力具有积极意义。

  为满足共建国家绿色建筑实际需求,推动我国绿色建筑“走出去”,首部针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T/CECS1149-2022《国际多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于2022年8月发布。该标准填补了共建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空白,为共建国家绿色建筑项目建设提供评价依据,有助于改善当地人居环境,推动我国与共建国家在绿色建筑方面的深化合作。目前,依据该标准的技术要求已完成白俄罗斯国际标准游泳馆、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国家会议中心、巴布亚新几内亚星山广场二期、老挝铁道职业学院4个“一带一路”共建项目的绿色建筑国际评价工作。上述项目为我国绿色建筑“走出去”提供了借鉴,对指导共建国家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8年,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与世界绿色建筑协会(WGBC)签署了绿色建筑合作备忘录,将绿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健康建筑作为双方合作的重要方向,联合推动我国绿色建筑“走出去”,并支持相关技术研发。随着合作深入,我国与其他国家绿色建筑委员会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也愈发频繁。

  自2018年开始,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陆续与英国建筑研究院、德国可持续建筑委员会、法国建筑科学中心达成共识并分别签署合作备忘录,开启绿色建筑“双认证”合作,即以联合认证的形式开展绿色建筑标准和项目评价合作。目前已开展多个学术交流、培训及宣传活动;进行中外绿色建筑标准比对,发布标准对比手册;发布“双认证”评价指南,实现了我国与英、法、德三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条款互认,形成“双认证”统一评价流程。在各方的推动下,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已完成了8个“双认证”项目。

  此外,我国绿色建筑研究、推广机构近年来积极参与国际组织的相关工作,如参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的《2019年全球建筑行业形势报告》、WGBC的《健康与福祉工作框架》、国际建筑师协会可持续发展目标委员会(UIA-SDG)的《联合国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建筑案例指南(第二卷)》等工作,共同形成一系列研究报告。

  2020年6月,我国绿色建筑优势机构与越南建筑材料研究院、马来亚大学等共建国家研究机构共同开展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绿色建筑技术和标准研发与应用”项目研究,通过国际科技合作为我国绿色建筑“走出去”提供标准、技术、模式、示范等在内的系统解决方案,目前已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国绿色建筑标准的国际竞争优势。

  绿色建筑理念最初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兴起,很多共建国家逐渐引入如LEED等欧美发达国家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并通过WGBC的平台分享发展经验、宣传发展成果、沟通合作机制。

  近年来我国积极开展绿色建筑国际合作,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国绿色建筑国际合作仍处于初级阶段,《标准》的海外应用较少,国际合作不多且不深入。“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与共建国家绿色建筑国际合作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为此,研究提出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绿色建筑国际合作建议,以期为未来我国绿色建筑国际合作提供参考。

  我国绿色建筑在发展前期“走出去”的意识不强、宣传与推广力度不足,造成绿色建筑的国际影响力较弱,未来应积极开展我国绿色建筑的国际宣传与推广工作,加强与共建国家的沟通与交流:①我国应与共建国家建立绿色建筑信息沟通与交流机制,完善沿线绿色建筑交流合作平台布局,建立健全常态化的交流渠道,定期交流绿色建筑相关信息与数据,及时互通标准与技术信息,为共建国家绿色建筑机构提供了解中国绿色建筑的服务,加强国内外信息资源合作共享;②通过杂志、报刊、网站、公众号、APP等多种宣传途径,交流我国绿色建筑进展和方向,全方位、多渠道、多维度、多语言宣传我国绿色建筑成果,提升我国绿色建筑的国际认知度;③积极参与和举办绿色建筑国际论坛、研讨会等,宣传推广我国绿色建筑,并与各国绿色建筑委员会研讨绿色建筑相关问题。

  标准是联通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桥梁,深化标准互利合作是绿色建筑国际合作的重要内容。建立适用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绿色建筑标准体系,加强绿色建筑标准化顶层设计,有助于通过标准统筹绿色建筑通识知识,建立统一语言。我国已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且涵盖建筑设计、施工、运行、检测、评价、改造全过程及国家、行业、地方、团体全层级的绿色建筑技术标准体系。我国绿色建筑标准体系已具备国际化推广条件,因此,未来需结合“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实际的需求,形成适用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绿色建筑标准体系,并在标准体系框架下,中外共同编制相应的评价标准与技术标准,通过标准合作培育绿色建筑国际化项目。

  我国绿色建筑的实施经验为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已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技术、材料和产品。共建国家普遍面临缺乏绿色建筑技术、材料和产品的困境,开展绿色建筑技术国际合作可解决共建国家绿色建筑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也可加快我国绿色建筑“ 走出去”的步伐。然而,“一带一路”国家地域特点、自然条件、宗教文化、工程特点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我国绿色建筑技术在国际化推广时,不可避免会遇到不适应问题。因此,应分析共建国家绿色建筑技术现状及实际需求,充分发挥我国绿色建筑技术优势,与共建国家共同研发适用的绿色建筑关键技术,提升绿色建筑技术适用性,形成“走出去”的技术优势。

  绿色建筑评价是提升建筑性能的重要保障,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推广我国的评价体系对我国绿色建筑的国际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双认证”业务的开展及应用T/CECS 1149-2022《国际多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进行针对共建国家的绿色建筑评价业务的推进,我国积累了绿色建筑国际评价的经验,未来应积极培育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国际市场,与共建国家开展广泛的评价合作,建立国际化的评价平台,推动我们国家绿色建筑评价业务。此外,还应积极鼓励我国企业在对外建设中积极应用我国标准开展评价,提升我国绿色建筑标准的国际认同感。

  共建国家普遍缺乏绿色建筑人才,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为绿色建筑国际化人才培养与合作提供了新机遇,探索建立绿色建筑国际化人才培养机制,培养适应“一带一路”建设所需的绿色建筑专业人才是绿色建筑国际合作的重要内容。一方面,可培养我国绿色建筑国际化所需的跨学科综合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加强与共建国家绿色建筑相关科研机构、媒体、智库及工程技术人员的交流,夯实长远合作的基础;另一方面,可开展针对共建国家的绿色建筑专业人才培训,组织绿色建筑相关领域科技及工程技术人才的双边、多边交流活动,积极培养复合型、专业型人才,解决当地绿色建筑人才短缺问题的同时,拓展绿色建筑国际合作网络,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人才支撑。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面临着基础设施提升的迫切需求,对我国绿色建筑“走出去”无疑是巨大的潜在市场,国际合作是推动我们国家绿色建筑“走出去”、解决共建国家绿色建筑问题的重要途径。绿色建筑的国际合作是系统工程,未来需要从宣传与推广、标准化顶层设计、技术适用性研究、绿色建筑国际评价、国际化人才教育培训等方面入手,实现通力合作,为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有效支撑。

  [2]戴瑞烨,王有为,邓月超. 中国绿色建筑国际化的回顾与展望[J]. 科学通报,2023,68(6):576-583.

  [4]邓月超,孟冲,赵乃妮,等. 我国绿色建筑对健康建筑发展的启示[J]. 建设科技,2022(21):67-70.

  • 官方公众号

    官方客服

    版权所有© 小九直播全站下载官网

    联系电话:0791-88638039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区迎宾北大道361号 

    备案号:赣ICP备18014990号-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