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思考

发布日期:2024-03-07 来源:媒体资讯

  装配式建筑作为国策,在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已发展到了历史新阶段,重庆市中科控股有限公司整体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并在建设主业方面,着力构建五化一体的“建筑产业化发展生态圈”新格局。通过多年来大量广泛的工程实践,积累了大量的研发与工程应用的经验与体会,同时与涪陵大业建材集团联手,成立中科大业新型建材集团公司,致力于新型建材和新型实施工程技术的研究升级,并与川东船舶重工、重庆大学、山东大学、中国建材研究院、台湾润泰集团等达成战略合作,收购北京数字营国信息技术公司,形成“产学研”跨界联盟。正是这些合作、研究与实践使我们对装配式建筑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思考。基于对装配式建筑内涵的理解和把握,我们积极思考并探索装配式建筑持续健康发展的路径与方法。

  我国曾经有过两次建筑工业化的热潮,其驱动因素都是出于大规模建设与技术进步的需求,分别由于多重历史原因以及缺乏个性化、质量性能等原因停滞。当前,从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角度,在政府的积极倡导下,再次掀起了装配式建筑热潮。装配式建筑作为建筑业绿色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对建筑业的提质、增效、升级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和挑战,是实践对世界负责、对历史负责、对子孙负责的重大绿色观的重要方法之一,自2016年以来在国家的强力推动下,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已经开创了新局面。

  为全面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中央政府连续发文,强力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2016年2月,国务院颁布《关于逐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白准确地提出装配式建筑“用10年时间实现占新建建筑30%”的发展目标;2016年9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全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作为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顶层设计;2017年2月,国务院颁布《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对装配式建筑发展提出了管理要求。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文件要求,2017年1-3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连续出台了《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管理办法》、《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管理办法》;组织技术专家编制了《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装配式木结构建筑技术标准》、《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稿)》等一系列具基础性和支撑性作用的装配式建筑国家标准规范,从行政管理和技术管理两个层面作出要求,全方面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

  与此同时,各地方政府积极跟进:2016年30多个省、市(区);2017年前四个月20多个省、市(区)相继推出了装配式建筑政策。社会积极做出响应:诸如中国建筑、北京住总等国有大规模的公司,万科、远大住工、杭萧钢构等民营大规模的公司,都积极投身于装配式建筑实践。中科大业致力于新型建材和新型实施工程技术的研究升级,从组织架构入手成立专业化设计研发机构,探索解决目前装配式建筑问题的全新解决路径以及持续健康发展之路。

  中科利用“产学研”跨界联盟资源整合优势,在装配式建筑领域进行了全面、综合的集成研发,并在中科大厦得到实现,中科大厦集合建筑产业化四大技术升级于一身,项目整体预制率达51%,装配率达61%,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作为重庆首批装配式建筑,并被重庆市建委列为市级重点工程。

  从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角度正确理解装配式建筑,绝不应仅局限于将装配式的整体的结构视为装配式建筑,更不能只认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为装配式建筑。

  建筑未来必然是信息化,BIM是建筑信息化的承载平台,很重要。BIM不只是一项技术,它将改变行业传统运行模式。以 BIM技术为支撑的装配式建筑规划设计平台,可集成策划、设计、采购、部品部件生产、施工建造、运营维护等所有的环节,同时满足开发企业、施工公司、运营伙伴、研发技术伙伴、生产企业、资本方的供与求,为政府服务、为市场服务,并集成全产业链各方形成新的行业运行模式,真正的完成以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部品部件为核心的社会化大生产及商品化供应,降低装配式建筑的成本,提升装配式建筑的质量安全。

  通过实践,我们大家都认为以下问题应当给予关注,概括起来:一是概念认识的问题;二是管理理性的问题,三是安全性的问题;四是标准化的问题;五是一体化的问题;六是信息化的问题;七是成本高的问题。其中,概念认识的问题尤其不容忽视。各地政府间的认识并不统一,甚至有的与国家标准概念不一致。不仅是各地政府存在认识偏差,业界专家(包括权威专家)也有对装配式建筑理解的偏差。这些是导致我们对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未来评价产生差异的关键点,很重要。概念认识的不统一,使得业界不能在同一语境和条件下研究问题,这也必然会产生不同的结论和观点。

  解决上述七个问题必须依靠技术进步与管理创新双轮驱动,形成完整的一体化产业链,实现社会化大生产,最重要的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装配式建筑须施行全面装配,应将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统来进行集成

  装配式建筑的概念认识,各地应与国家要求、国家技术标准保持高度一致。首先要厘清装配式建筑的标准定义与内涵,把部品部件装配纳入装配式建筑体系,而不仅仅以建筑整体的结构装配率为考查点。其次要依据国家技术标准,统一装配化程度的定义及其计算方式,在同一个技术标准下对装配式建筑进行评价。

  装配式建筑须推行一体化集成设计,以标准化、模数化为基础,解决好多样化、安全性及成本高等问题

  装配式建筑绝不只是结构工程师的事,需要以建筑师为主导,协同全专业、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实施完成,包括标准构件数量控制、各个专业协调。以设计为平台,除传统设计概念外,集成部品部件设计。装配式建筑规划设计更重要的工作内容,是在后期改造和保证建筑寿命上,只要结构100年不倒,内部功能转变、设备管线以及装饰装修部品部件替换,才是装配式建筑70%的全生命周期价值所在,建筑师主导可以让装配式建筑根据不同历史发展阶段进行功能调整。

  在行政管理方面,忌盲目跟风制定不理性的装配式建筑指标,我国地域辽阔,不一样的区域基础条件完全不一样,不能用同一个标准硬性要求,技术达不到不硬干,以确保建筑质量安全第一要务;忌盲目追求装配率,应在最适宜装配的地方采用装配式部品部件。以涪陵中科大厦项目为例,中科把装配式建筑概念应用到项目中,在最适宜的地方使用最合适的装配式技术,高精度加工的装配式外墙使得该项目的建筑创作得到完美呈现。可见装配式建筑的覆盖面很广,其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挖掘。

  在市场管理方面,各地部品部件生产线产能应与市场相匹配,忌过剩或不足。各地装配式建筑发展要注重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在质量管理方面,要积极探索适应工程总承包模式的一体化监管。要加强设计、施工、建造、部品部件质量、竣工验收等各环节的管理,提升管理价值。

  BIM平台在装配式建筑应用中,已经实现了策划、设计、采购、部品部件生产、施工建造等不同阶段的数据传输与共享,实现了信息化设计、数控化生产、集成式施工,充足表现了应用BIM技术的设计平台的集成价值。BIM是装配式建筑未来发展归一的载体。

  尽管装配式建筑发展仍有不少问题、不少声音的需要给予关注,但总而言之,从绿色发展的角度看,装配式建筑大有可为,装配式建筑值得期待。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 官方公众号

    官方客服

    版权所有© 小九直播全站下载官网

    联系电话:0791-88638039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区迎宾北大道361号 

    备案号:赣ICP备18014990号-1 网站地图